6月9日,學校對口涼山州越西縣“一幫一”技能培訓正式拉開帷幕。 “培訓什么?”“村民需要什么?”“通過培訓能給當地彝族老鄉帶來什么新變化?”一直是學校領導班子思考的問題,在深入實地做實、做足、做精越西縣五里箐鄉的足吾村、五里村、馬扎村3個貧困村的村民年齡結構、文化層次、培訓意愿調查后,學校決定以改善彝民文明衛生習慣,提升務工技能為突破口,開展針對性地烹飪、焊接培訓項目。 在師資組建中,學校培訓二科科長馮鑫林主動請纓,勇于承擔起培訓管理、具體實施、溝通協調工作;教師王強、員工唐治友當好助手,全力配合。面對廣元市、涼山州內的烹飪教師全部告急,不能參與教學的緊急情況下,廣旺公司廣元國際大酒店向學校伸出了有力地援助之手,派出了有著豐富培訓教學經驗、業務骨干員工加入師資團隊。 “學校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,必須全力完成省委省政府、省人社廳交給學校‘一幫一’對口越西縣深度扶貧培訓工作,力爭6月15日前首先保證首批次全覆蓋技能培訓任務的完成。”“較重較大、不能隨車運輸的培訓設備,采用物流托運。”“當地是彝族聚居區,一定要尊重當地民族習俗,注意人身安全”……在6月6日晚培訓動員會上,學校黨總支書記、校長蔣中榮語重心長地說道,并對在外培訓和校內工作進行了安排。 帶著省委省政府的培訓重托,全校教職工的期許,6月7日清晨,學校一行4人啟程,四赴800公里外的越西縣。在順利完成4期培訓開班備案,100余名學員信息錄入,烹飪食材、器具準備,教學安排、分工協助等前期準備工作后,6月9日首期 “一幫一”烹飪技能培訓在越西縣五里箐鄉馬扎村正式開班。 “土豆是你們的特產,每家每戶都種,基本都是煮熟后蘸辣椒面吃,但是我要讓你們知道世界原來這么多美味。”烹飪教師深知教學中出現的交流障礙,特意放慢語速,給彝漢雙語翻譯人員留足時間,并面對參培學員順手拿起一個土豆演示,“今天,我教大家炸土豆餅,首先一定要將土豆洗干凈、去皮放鍋里蒸15分鐘左右,只要用筷子能插動就行……” “油不能燒望,火關點。” “放入拌好的土豆泥從鍋邊慢慢放入。” “用勺子推一下鍋里的土豆餅,讓它們受熱均勻。” 在學員親自操作中,烹飪教師手把手示范、演示、點評,吃著自己的作品,彝民們不由自主地露出滿意的笑容,并不時地互相點評,總結。看到彝民們真心的笑臉,學校工作人員辛苦的付出得到了最好、最真誠的肯定。 在前期調查中,工作人員了解到當地只有50歲以上的彝民能制作當地特色小吃蕎面涼粉后,決定增加傳承民族文化技能內容。6月11日,越西縣檢查組突擊檢查培訓現場,并與參培彝民對培訓組織、教學實施、管理考核進行了零距離交流和核實,充分肯定了培訓效果。當看到利用當地食材蕎麥制作蕎面涼粉時,檢查組再次對就地取材的培訓內容和創新方式,給予了高度認同。當駐鄉第一書記問道異地培訓需提供什么幫助時,學校工作人員一致回答道:“困難是能克服的,學校特別希望能通過傳授簡單、實用的培訓技能,轉變當地彝民陋習,推動他們文明居住,提高他們務工技能,增強自主創業能力,在后續的培訓中,我們一定做實做優,助推精準扶貧!” 

.jpg)



|